食品类目素材审核(如功效宣称)的特殊合规要求?

2025-04-02 推广技巧 267次阅读

食品类目广告的素材审核始终是内容合规的核心环节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提升,食品广告中涉及成分、功效的表述成为审核重点。如何在合规框架内精准传递产品价值?

一、功效宣称的 “红线” 与 “灰线”

  1. 绝对禁止的医疗化表述

    • 依据《广告法》与《食品安全法》,普通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,禁用 “治疗”“治愈”“预防” 等医疗术语。例如,“降低血糖”“改善失眠” 等表述直接触发审核违规。

    • 巨量千川审核规则明确,非保健食品不得使用 “增强免疫力”“调节肠道” 等暗示保健功能的词汇,即使产品含有相关成分也需避免。

  2. 保健食品的严格准入

    • 保健食品广告需取得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,并在素材中显著标注 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。

    • 功效宣称必须与注册证书或产品说明书完全一致,禁止 “包治百病”“天然无副作用” 等绝对化承诺。例如,某蛋白粉广告因声称 “增强抵抗力” 但未取得保健食品批文,被平台限流。

  3.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专业限制

    • 该类产品广告需标注 “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”,并明确适用人群与禁忌,禁止在大众媒介发布婴儿配方食品广告。

二、素材审核的高频违规场景

  1. 资质缺失或不合规

    • 食品生产企业需提供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,进口产品需提交报关单与检验检疫证明。某零食品牌因未上传生产资质,导致所有商品卡广告被驳回。

    • 商标授权链不完整(如品牌方与广告主不一致)、专利证书过期等问题,均会触发审核失败。

  2. 虚假与夸大宣传

    • 禁止使用 “全网销量第一”“100% 有效” 等无法验证的数据,引用第三方检测报告需完整标注来源与时效。

    • 某坚果广告因标注 “美国进口原料” 但无法提供原产地证明,被判定虚假宣传。

  3. 价格与促销违规

    • 素材中不得出现 “原价”“限时抢购” 等诱导性词汇,赠品价值不得高于主商品,且需明确标注赠品资质(如质检报告)。

    • 巨量千川平台要求,价格描述仅可使用 “售价”,若涉及促销需同步提交活动备案。

三、分场景审核要点与应对策略

  1. 商品卡素材

    • 主图需清晰展示商标与产品全貌,避免牛皮癣式设计;标题禁用 “国家级”“最佳” 等绝对化用语。

    • 案例:某烘焙品牌在标题中使用 “全网最健康饼干”,被平台判定违规后改为 “高纤维配方饼干”。

  2. 短视频与直播素材

    • 不得通过医生、营养师等专业人士背书,禁止展示疾病症状对比画面。某益生菌品牌因使用患者证言,导致直播间被限流。

    • 若涉及实验数据(如 “90% 用户反馈有效”),需同步提供第三方机构证明文件。

  3. 落地页优化

    • 需明确标注退换货规则,不得出现联系方式或第三方平台导流信息。某茶叶品牌因在详情页嵌入微信二维码,被平台处罚。

    • 功效成分需与产品资质一致,如 “添加 10% 胶原蛋白” 需提供检测报告。

四、风险规避与长效合规机制

  1. 建立三级审核体系

    • 初审:检查资质完整性(生产许可、商标、检测报告);

    • 二审:核查功效表述是否符合法规(如是否涉及医疗术语);

    • 终审:通过巨量千川 “创意预审” 工具模拟审核,降低驳回率。

  2. 动态监测与响应

    • 定期扫描已上线素材,及时下架违规内容;

    • 关注平台规则更新(如 2024 年新增 “不得诱导过量食用” 条款),调整话术策略。

  3. 行业案例参考

    • 正面案例:某低脂代餐品牌通过 “科学配比”“饱腹感测试数据” 等客观描述,配合营养师科普视频,实现素材通过率 100%。

    • 反面案例:某蜂蜜产品因宣传 “润肺止咳” 被举报,最终赔付消费者并整改广告内容。

巨量千川平台对食品类目素材的审核,本质是对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的双重保护。商家需以法规为底线,以科学表述为核心,通过 “资质齐全、表述严谨、数据透明” 的内容策略,在合规框架内实现营销目标。

声明:演示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47568077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