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包福利:
在巨量千川广告投放中,千川 CPM(Cost Per Mille,千次展示成本)是衡量广告效率的核心指标。它不仅直接影响预算分配,还与人群精准度、素材质量等关键因素深度关联。本文将围绕千川 CPM 是什么、计算公式、高的原因、正常范围及与 OCPM 的区别展开解析,并提供实战优化策略。
一、千川 CPM 是什么?
千川 CPM指广告主为每千次广告展示支付的费用,是巨量千川平台的基础计费模式之一。其核心逻辑是 “曝光付费”,无论用户是否点击或转化,只要广告被展示即产生费用。这种模式适合品牌曝光、新品预热等需要广泛触达的场景。例如,某母婴品牌通过 CPM 模式在抖音黄金时段投放产品宣传片,快速提升品牌认知度。
二、千川 CPM 计算公式
千川 CPM 的计算公式为:CPM =(总消耗金额 ÷ 展示次数)× 1000
关键注意事项:
三、千川 CPM 高的原因
1. 竞争环境激烈
热门时段(如晚 8-10 点)或高竞争行业(如美妆、3C)出价内卷,导致 CPM 虚高。某女装账号测试显示,随心推 CPM 比千川高出 30%-50%,因系统优先消耗低价流量。
2. 定向人群过窄
过度限定年龄、地域、兴趣标签会导致流量池缩小,系统被迫提高出价争夺有限曝光。例如,某食品品牌将定向从 “18-45 岁” 细化到 “25-35 岁女性 + 近 30 天购买过零食”,CPM 上涨 27%。
3. 素材质量偏低
点击率(CTR)低于行业均值会触发系统惩罚机制,自动提高出价以维持曝光。数据显示,前 3 秒未突出产品卖点的视频 CTR 可能低于 2%,导致 CPM 飙升。
4. 时段与地域溢价
一线城市黄金时段 CPM 普遍高于非热门地区。例如,某餐饮品牌在北上广晚高峰投放,CPM 达 80 元,而在三四线城市同时间段仅需 45 元。
四、千川 CPM 多少正常?
CPM 正常范围因行业、客单价、定向策略而异:
异常信号:
五、千川 CPM 和 OCPM 的区别
维度 | CPM | OCPM(优化千次展示出价) |
---|---|---|
计费方式 | 按展示次数付费,固定出价 | 按转化目标智能调价,最终仍按曝光扣费 |
适用场景 | 品牌曝光、泛流量触达 | 转化目标明确(如下单、加粉),追求 ROI 最大化 |
出价逻辑 | 广告主自主设定 CPM 值 | 系统根据转化预估模型自动调整出价 |
数据依赖 | 无需转化数据回传 | 需绑定转化目标并回传效果数据 |
成本控制 | 易受竞争影响,成本波动大 | 动态优化出价,成本更稳定 |
实战案例:某家居品牌使用 OCPM 模式,设定 “下单目标” 并回传历史转化数据,系统自动将 CPM 从 60 元降至 42 元,同时 ROI 提升 25%。
六、CPM 优化核心策略
1. 出价与定向精细化
2. 素材质量提升
3. 跨平台数据整合
利用巨量云图整合抖音、头条、西瓜视频数据,构建跨平台人群包。例如,圈定 “抖音浏览未购买 + 头条搜索同类产品” 的用户,CPM 可比纯抖音用户低 15%-20%。
通过以上策略,广告主可系统化优化千川 CPM,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广告效果。立即领取 **《千川 CPM 优化指南》**,获取行业案例与出价模板,开启高效投放之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