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取高价值资源包,快速提升投放效率
为帮助商家高效应用行为与兴趣定向并集逻辑,本文提供以下资源包免费获取方式(私信回复关键词 「定向资源」 领取):
《巨量千川增效资源包》:包含高转化行业关键词库、行为兴趣组合模板、冷启动人群分层表。
《TGI地域定向工具包》:覆盖200+城市TGI指数表,精准筛选高潜力投放地域。
《莱卡定向关键词扩展库》:3000+细分行业关键词,支持大行为+小兴趣组合策略。
《行业案例拆解手册》:10个成功案例解析,涵盖服饰、美妆、家电等类目。
《人群破圈资源包》:DMP人群包搭建指南+种子用户扩展工具。
一、行为定向与兴趣定向的核心差异
行为定向:基于用户实际发生的互动行为(如商品点击、加购、下单)圈定人群,本质是“已发生动作的高意向用户”筛选。例如,30天内购买过美妆产品的用户,适合作为复购型产品的核心投放对象。
兴趣定向:通过算法模型推断用户潜在兴趣,覆盖“可能产生行为但尚未行动”的泛人群。例如,频繁浏览美妆评测但未下单的用户,适合新品推广或拉新。
关键区别:
精准度:行为定向 > 兴趣定向
覆盖量:兴趣定向 > 行为定向
适用阶段:行为定向用于转化,兴趣定向用于种草
二、并集逻辑的应用价值与策略
并集逻辑的本质:同时覆盖行为与兴趣标签人群,实现“精准+泛人群”的组合触达,平衡跑量与转化效率。
1. 适用场景
冷启动阶段:通过兴趣定向快速积累种子用户,结合行为定向优化模型。
大促蓄水期:兴趣定向扩大A3人群池,行为定向加速A3→A4转化。
新品推广:兴趣定向破圈触达潜在用户,行为定向锁定竞品用户。
2. 组合策略
策略1:大行为 + 小兴趣
行为定向:选择垂直类目关键词(如“美白精华”“抗老面霜”)。
兴趣定向:叠加泛兴趣词(如“护肤技巧”“成分党”),扩大人群覆盖。
案例:某美妆品牌通过“30天购买过美白产品(行为)+ 关注成分分析(兴趣)”并集定向,ROI提升40%。
策略2:分层出价模型
高价值行为人群:出价上浮20%-30%,抢占核心用户。
泛兴趣人群:采用“控成本+放量投放”,降低单次转化成本。
策略3:动态排除机制
对已转化用户(行为定向人群)进行排除,避免广告重复触达。
对低质兴趣人群(如点击但未转化)设置频控。
三、实战操作步骤
步骤1:关键词组合与筛选
行为关键词:通过巨量算数获取高TGI地域、类目词,优先选择三级类目(如“女士连衣裙”而非“女装”)。
兴趣关键词:利用系统推荐工具扩展关联词(如“连衣裙”关联“度假穿搭”“约会造型”)。
步骤2:计划搭建与测试
多计划AB测试:
计划A:行为定向(7天电商互动)+ 兴趣定向(30天泛兴趣)。
计划B:行为定向(15天商品点击)+ 兴趣定向(7天垂直兴趣)。
计划C:纯行为定向(对比组)。
创意适配:行为定向人群推送卖点型素材,兴趣定向人群推送种草型内容。
步骤3:数据优化与迭代
核心指标:关注千展成本、转化率、ROI三者的平衡。
优化方向:
若行为定向人群CPM过高,降低出价并叠加兴趣定向扩量。
若兴趣定向人群CTR低,收紧关键词或增加排除标签。
四、行业案例:服饰类目短链种收增效
某服装品牌在618大促期间采用行为兴趣并集定向:
行为定向:圈选“30天内加购连衣裙未下单”用户,出价上浮25%。
兴趣定向:覆盖“关注时尚穿搭”人群,投放短视频种草内容。
结果:A3人群蓄水量提升3倍,大促期间GMV增长220%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Q:并集定向会导致人群混乱吗?
A:不会。系统优先匹配行为标签,兴趣标签仅作为补充,需确保关键词相关性。Q:新账户如何设定人群覆盖量?
A:建议初始覆盖量控制在50万-300万,通过“窄行为+宽兴趣”组合测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