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量千川投放进阶:人群包使用后是否需要叠加其他定向?

2025-05-04 推广技巧 6次阅读

巨量千川已成为商家实现精准投放的核心工具。其人群包功能通过整合用户画像、行为数据及兴趣标签,帮助商家锁定目标受众。然而,一个关键问题始终存在:使用人群包后,是否需要叠加其他定向方式?

一、人群包的核心价值与局限性

人群包是巨量千川基于用户数据构建的“精准地图”。通过分析用户的年龄、性别、地域、消费行为等维度,系统能生成高度匹配的潜在客户群体。例如,美妆品牌可通过人群包定向“近30天浏览过护肤品”的用户,直接触达高意向人群。

但人群包并非万能。其局限性体现在两方面:

  1. 数据滞后性:用户兴趣和行为会随时间变化,静态人群包可能无法捕捉动态需求。

  2. 覆盖范围限制:若人群包过窄(如覆盖人数<5000万),广告可能因曝光不足而难以起量。

二、叠加定向的必要性:1+1>2的逻辑

在人群包基础上叠加其他定向,本质是通过“交集”与“并集”逻辑扩大触达范围或提升精准度。

1. 行为兴趣定向:捕捉潜在需求

行为兴趣定向基于用户历史行为(如搜索、点赞、购买)和兴趣标签(如“美妆护肤”“母婴用品”)进行投放。与人群包叠加后,可同时满足“精准触达”与“需求挖掘”双重目标。

  • 案例:某母婴品牌通过“人群包(已购用户) + 行为兴趣(浏览儿童辅食)”,实现点击率提升18%,转化成本降低12%。

2. 达人定向:借势影响力背书

通过定向与品牌调性相符的达人粉丝群体,可快速触达高信任度人群。与人群包叠加后,既能保证精准度,又能借助达人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。

  • 案例:某服装品牌通过“人群包(25-35岁女性) + 达人定向(时尚博主粉丝)”,互动率提升25%,转化率提升15%。

3. 基础定向:细化场景覆盖

地域、年龄、性别等基础定向可进一步筛选人群包范围。例如,本地生活服务品牌可通过“人群包(到店用户) + 地域定向(周边3公里)”,提升到店率30%。

三、叠加策略的实战原则

  1. 测试优先级

    • 新账户或新品推广:优先测试人群包效果,再逐步叠加其他定向。

    • 老账户或成熟产品:可直接测试“人群包 + 行为兴趣/达人定向”组合。

  2. 数据驱动优化

    • 通过巨量千川后台的“计划诊断”功能,监控点击率、转化率、ROI等核心指标。

    • 若叠加后效果提升(如ROI>1.5),可扩大预算;若效果下降,需调整定向组合或出价策略。

  3. 避免过度定向

    • 叠加过多定向可能导致覆盖人群过窄(如“25-30岁女性 + 一线城市 + 美妆兴趣”),影响曝光量。

    • 建议保留一定宽容度(如“25-35岁女性 + 新一线城市”),平衡精准与规模。

四、结论:人群包是基础,叠加是进阶

人群包为巨量千川投放提供了“精准锚点”,但叠加其他定向能进一步挖掘潜在需求、扩大传播范围或优化场景覆盖。商家需根据产品特性、投放目标及数据反馈,灵活选择定向组合。

未来趋势:随着巨量千川算法升级,人群包与智能定向(如AI推荐模型)的结合将更紧密。商家需持续测试新功能,找到“精准”与“效率”的最佳平衡点。


声明:演示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47568077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