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量千川作为核心广告投放平台,其算法机制对素材的原创性、多样性及计划搭建逻辑有着严格的要求。当多个广告计划使用高度相似的素材时,系统会判定为“素材挤压”,导致计划间互相抢量、成本攀升甚至计划失效。本文结合平台规则与实战经验,从素材管理、计划搭建、动态优化三个维度,系统阐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。
一、素材管理:构建差异化素材矩阵
控制单素材计划复用率
同一素材最多创建3条计划,避免因计划过度重复导致系统限流。若需扩量,建议通过程序化创意工具自动生成变体,或对素材进行二次创作(如更换背景音乐、调整画面节奏、增加字幕动画等),确保新素材与原素材的相似度低于60%。建立素材生命周期管理机制
新素材测试期:每日至少上线3条全新素材,覆盖口播、剧情、混剪等多种形式,测试不同内容模型的起量潜力。
优质素材复用期:对跑量素材进行横向拓展,例如将口播素材拆解为“产品特写+使用场景”分镜,或结合热点事件更新素材开头(如节假日、平台活动)。
老化素材淘汰期:每2天清理一次低曝光素材(如点击率低于2%、转化成本高于目标20%的素材),保持账户素材新鲜度。
规避同质化素材风险
外部同质化:避免直接搬运竞品爆款素材,可通过巨量学堂的“素材灵感库”分析行业趋势,提取差异化切入点。
内部同质化:对混剪素材采用“30%新内容+70%爆款元素”的配比,例如保留核心卖点但更换演员、场景或叙事逻辑。
二、计划搭建:精细化人群定向与计划分层
多维定向组合策略
基础定向:区分性别、年龄、地域等基础属性,例如美妆账号可针对18-35岁女性设置独立计划。
行为兴趣定向:结合“抖音电商罗盘”数据,选取与产品关联度高的行为词(如“敏感肌护肤”)和兴趣标签(如“美妆测评”)。
达人定向:投放竞品账号或垂类KOL的粉丝群体,但需确保每个计划定向人群覆盖率不低于500万,避免人群过窄。
计划类型错峰搭配
极速计划:用于快速测款,但需控制同时在线计划数(建议不超过5条)。
专业计划:针对主力素材设置自定义出价、预算及转化目标(如“支付ROI”),与极速计划形成互补。
搜索广告计划:对已起量素材开启搜索广告,捕捉高意向用户,降低与信息流计划的竞争。
计划预算与出价动态调整
预算分配:采用“二八法则”,将80%预算分配给主力计划,20%用于测试新素材。
出价策略:新计划以行业均价的80%起步,根据跑量情况逐步上调(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5%),避免因出价过高导致计划间互相挤压。
三、动态优化:数据驱动与策略迭代
实时监控素材挤压预警
通过巨量千川的“计划诊断”功能,关注“素材同质化”“计划相似度”等指标。若系统提示“创意挤压风险”,需立即暂停低效计划,并对保留计划进行以下操作:
修改素材:替换素材开头5秒或核心卖点片段。
调整定向:缩小或扩大人群范围(如从“不限”改为“过滤高活跃用户”)。
变更投放时段:避开高峰期竞争,选择流量成本较低的时段(如凌晨2-6点)。
建立素材A/B测试体系
测试维度:对比不同素材形式(如口播vs剧情)、时长(15s vs 30s)、开头钩子(问题式vs结果式)的转化效果。
测试周期:每条计划至少运行3天,积累100次以上转化数据后再判定效果。
数据复盘:重点分析“点击率”“转化率”“转化成本”三项指标,淘汰双率低于行业均值20%的素材。
周期性账户健康度检查
7天维度:清理无效计划(如连续3天无转化),释放账户模型压力。
15天维度:更新人群包,避免因人群疲劳导致计划衰退。
30天维度:重置账户模型,通过新建计划组重新探索流量池。
结语
减少巨量千川计划间素材挤压的核心,在于平衡素材效率与账户健康度。通过差异化素材管理、精细化计划搭建及动态数据优化,既能降低内部竞争风险,又能提升广告投放的ROI。未来,随着平台算法的持续迭代,广告主需更加关注素材原创性、用户互动数据及长期账户价值,方能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