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商广告投放领域,冷启动期素有「生死72小时」之称。这个阶段广告计划缺乏历史数据支撑,系统模型尚未建立,如何平衡流量获取效率与人群精准度成为核心命题。作为抖音电商生态的核心推广工具,巨量千川在冷启动期给出了明确的策略指引:优先采用精准定向完成账号打标,再通过通投拓展流量边界。这一策略在多个行业案例中得到验证,更被纳入巨量千川官方运营指南的冷启期标准流程。
一、冷启动期的双重挑战:效率与精准的矛盾
1.1 通投模式的双刃剑效应
通投(系统推荐定向)通过算法自动匹配潜在人群,具有三大显著优势:
起量速度快:某服饰品牌测试显示,通投计划相比精准定向计划冷启通过率提升40%
流量池广阔:可触达系统预估的泛兴趣人群,为账号积累初始曝光
操作门槛低:无需提前构建人群包,适合缺乏数据积累的新账号
但通投的缺陷同样突出:某3C品牌实测数据显示,通投计划空耗率(无转化消耗)比精准定向高27%,ROI波动幅度达±35%。这种不确定性对预算有限的中小商家构成巨大风险。
1.2 精准定向的突围价值
巨量千川官方推荐冷启期采用「莱卡定向+达人定向+DMP人群包」的组合策略:
莱卡定向:通过行为兴趣标签锁定目标人群,某母婴品牌通过「近期搜索过‘婴儿辅食’+兴趣‘育儿知识’」组合,转化成本降低31%
达人定向:借鉴竞品账号粉丝画像,某美妆品牌定向投放同类目TOP10达人粉丝,关注率提升2.3倍
DMP人群包:上传历史订单数据生成定制人群,某食品品牌通过「近30天购买过零食」人群包,复购率提升18%
这种策略的本质是通过「人工干预」加速系统学习,帮助广告模型快速建立用户画像。
二、官方建议:冷启期三阶推进法
2.1 第一阶段:垂直内容打标(1-3天)
巨量千川运营指南明确要求,冷启期首要任务是「给账号打上精准标签」。操作要点包括:
内容垂直度:连续发布3-5条垂直领域内容,如美妆账号专注「成分解析」主题
定向组合:采用「莱卡定向(80%预算)+达人定向(20%预算)」
出价策略:高出价抢量,建议出价=行业均值×1.2-1.5倍
某家居品牌测试发现,此阶段采用「通投+精准定向」双计划并行,通投计划负责探底出价,精准计划负责优化人群,组合模式下冷启通过率提升55%。
2.2 第二阶段:模型优化期(4-7天)
当账户累计转化数达到20个时,进入模型优化关键期:
数据回传:确保所有转化数据(如加购、下单)正确回传至巨量千川系统
定向调整:根据转化人群画像,动态优化莱卡标签,如某女装品牌发现「行为:浏览连衣裙」用户转化率是「兴趣:服装」用户的1.8倍
创意迭代:采用程序化创意工具,自动生成20+个性化素材,某教育品牌通过此功能将点击率从2.1%提升至4.7%
2.3 第三阶段:智能放量期(8-14天)
当账户满足「连续3天消耗达标+主力计划ROI为正」条件时,可启动智能放量:
工具应用:开启「一键起量」工具,某家电品牌在使用后3小时内消耗提升4倍
预算分配:采用「721法则」,70%预算用于精准计划,20%用于通投测试,10%用于创意实验
目标升级:从浅层目标(点击、停留)转向深层目标(下单、支付)
三、实战案例:精准与通投的协同效应
3.1 案例一:美妆新品牌冷启突围
某国货美妆品牌在冷启期采用「三步走」策略:
精准定向:通过「莱卡定向(近30天搜索过‘敏感肌护肤品’)+达人定向(同类目TOP5达人粉丝)」获取初始种子用户
通投测试:在系统推荐计划中设置「不可超过出价」,探索流量天花板
数据反哺:将转化人群数据导入DMP人群包,生成「高潜用户」模型
最终实现:冷启期缩短至5天,转化成本比行业均值低22%,ROI达到1:3.8。
3.2 案例二:食品品牌大促冷启
某休闲食品品牌在双11大促期间,采用「精准定向+通投」的动态策略:
预热期(前7天):80%预算投入精准定向,重点积累「加购未付款」人群
爆发期(前3天):50%预算切换至通投,配合「限时折扣」创意触达泛人群
返场期(后3天):30%预算用于老客召回,70%预算测试新定向组合
最终GMV突破2000万,其中冷启期贡献占比达35%,新客获取成本降低40%。
四、破局关键:数据驱动的动态平衡
4.1 建立数据监控体系
巨量千川官方推荐冷启期重点关注四大核心指标:
指标 | 达标阈值 | 监控周期 | 异常应对 |
---|---|---|---|
计划消耗速度 | ≥行业均值 | 每2小时 | 调整出价/预算 |
点击率(CTR) | ≥2.5% | 每日 | 优化创意/定向 |
转化率(CVR) | ≥行业均值 | 每3天 | 调整落地页/商品 |
投入产出比(ROI) | ≥1:2 | 每周 | 暂停/优化计划 |
4.2 灵活运用工具组合
智能放量工具:在精准计划跑量稳定后,逐步放开定向限制
素材追投功能:对高转化素材自动追加预算,某女装品牌通过此功能单素材消耗突破50万
自定义报表:构建「定向标签+转化效果」交叉分析模型,某家居品牌通过此模型发现「行为:装修设计」用户LTV是普通用户的2.1倍
在巨量千川的投放体系中,冷启动期既不是通投的试验场,也不是精准定向的独角戏,而是一场需要精准把控节奏的「数据芭蕾」。官方建议的「三阶推进法」本质是建立「精准定向筑基、通投拓展边界、数据反哺优化」的飞轮效应。对于广告主而言,冷启期的核心能力不是选择通投或精准,而是建立动态平衡的投放思维——在系统学习期用精准定向校准模型,在成熟期用通投探索增量,最终实现从「流量采购」到「用户经营」的质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