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商生态中,“三无产品” 因其监管缺失、安全隐患突出,始终是平台治理的重点对象。作为抖音电商核心营销工具,巨量千川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与内容规范,将三无产品明确列为不可投放类目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第二十七条,产品标识需包含中文厂名、厂址、质量合格证明、生产日期等核心信息。巨量千川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出三大判定维度:
基础信息缺失:无生产企业名称、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、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。例如,某品牌护肤品因仅标注 “海外代购” 而未提供国内经销商信息,被判定为三无产品。
关键资质不全:未取得必要的行业许可(如食品经营许可证、医疗器械备案凭证),或未标注执行标准(如 GB 13432-2013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》)。2024 年某电商直播间销售的 “手工蜡瓶糖” 因缺乏食品生产许可证,被平台紧急下架。
标识不规范:全外文包装未附中文翻译,或标签内容模糊无法识别。例如,某进口保健品仅标注英文成分表,未按规定用中文注明功效与禁忌,导致审核失败。
为从源头杜绝三无产品流入,巨量千川构建了 “资质核验 + 内容扫描 + 动态抽检” 三重防护体系:
资质准入门槛
商家需在开户时提交营业执照、生产许可证等基础文件,食品、药品等高风险品类还需额外提供质检报告。平台数据显示,2024 年因资质不全被拒的商家中,32% 涉及三无产品风险。
智能审核系统
通过 OCR 识别技术自动检测商品详情页,若发现 “纯手工制作”“无添加” 等模糊表述,或缺失关键信息,将触发二次人工审核。某减肥产品因包装上无生产厂家信息,被 AI 审核系统直接拦截。
动态抽检机制
平台定期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已上架商品进行抽检,发现三无产品立即封禁,并对商家处以保证金扣罚。2025 年 3 月,某美妆店铺因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精华液,被扣除 10 万元保证金并暂停投放权限。
三无产品的禁投政策对电商生态产生深远影响:
直播电商的规范化转型
以 “蜡瓶糖” 事件为例,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巨量千川开展专项整治,要求商家提供原料检测报告与生产工艺说明,推动行业从 “野蛮生长” 转向合规化运营。
跨境商品的合规升级
针对进口商品,平台要求必须标注境内代理商信息。某海外代购店铺因未提供中文标签,其推广的 “三无” 减肥产品被海关查获,涉及麻黄碱等违禁成分,最终被移交司法处理。
消费者权益的强化保护
禁投政策实施后,巨量千川平台三无产品投诉量下降 47%。消费者购买商品时,可通过 “商品详情页 - 资质证照” 模块查看完整信息,实现全链路可追溯。
面对严格的禁投政策,商家需采取以下措施:
完善供应链管理
优先选择具备生产资质的供应商,建立原料溯源体系。例如,某零食品牌与生产厂商签订质量承诺书,确保每批次产品均附检测报告。
优化商品信息展示
在详情页显著位置标注厂名、厂址、执行标准等信息,避免使用 “祖传秘方”“独家工艺” 等模糊表述。某手工皂品牌通过图文结合方式,详细展示生产车间与质检流程,提升转化率 35%。
申请特殊类目白名单
对于确需投放的小众商品(如非遗手工艺品),可提供文化部门认证文件申请白名单。某陶瓷作坊通过提交 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 资质,成功开通定向投放权限。
巨量千川对三无产品的禁投,既是响应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,也是保障平台生态健康的必然选择。随着监管技术的迭代与行业标准的完善,商家唯有将合规经营融入商业模式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